側彎治療團隊3/19參加"早發性脊柱側彎"研討會暨病友關懷活動
在10歲之前發生脊柱側彎的孩童,醫學上定義為早發性脊柱側彎。
依據嚴重性伴隨有心臟、肺臟、等內臟壓迫與脊骨的畸形,也可能合併有其他的疾病,
**預後:
角度>30-35度時,預後差
2歲前,角度小於35度,預後較好。
也由於先天/或後天造成的早發性脊柱側彎,常常看起來個子矮小,有的合併有橫膈膜無法正常活動,導致食量很小,吃太多就容易吐,
肺功能要接近成人,通常要到8歲左右才發育完成,因此這群孩子,在嬰幼兒時期,
有的需要綁以石膏固定、甚至開刀介入,以盡可能避免肺部的塌陷與臟器的壓迫,若是嚴重的個案,就可以轉介到北榮奉醫師或是台大王醫師進一步治療,
也由於早發性脊柱側彎是相對罕見的疾病,台灣每年約40位案例,而台灣真正投入早發性脊柱側彎的醫療人員真的有限,是非常需要關懷的一群。
側彎家長問:
曾主任是否可以請奉醫師分享他"融合手術"個案術後恢復狀況?
轉述奉醫師回答:
依lenke type, Cobb angle, flexiblity, bone maturity..., 才能預測術後狀況。
一般而言,側彎角度惡化可以經手術融合被控制
驅幹柔軟性,運動功能,依前述因子而異。
脊柱側彎因為結構畸形,導致臟器壓迫,嚴重甚至會危及生命。
骨科醫師的角色是針對嚴重的個案,以手術的方式介入,還給嚴重的側彎患者內臟自由。
而物理治療師的角色,是針對"原發性青少年脊柱側彎",以非手術專業治療介入,還給側彎患者體態與疼痛的自由。
安心矯正、克服側彎
如有任何側彎疑問, 請透過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繫
Line ID: UprightCome,可向我們的網路行政人員連繫,或來電 03-5586186 詢問